為了推動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增強產品的綜合競爭力,越來越多車企加入了布局SiC市場的行列。與此同時,主要的碳化硅芯片制造商正在積極投資新工廠來制造 SiC 晶圓和器件。
國外:
意法半導體:2018年以來,來自特斯拉的需求推動意法半導體650V SiC MOSFET訂單激增。今年6月,供應商投資2.44億美元在摩洛哥新建SiC生產線,*供應特斯拉。
10月5日,意法半導體宣布,將在意大利卡塔尼亞新建一個SiC襯底工廠,以滿足客戶對汽車和工業應用對 SiC 器件日益增長的需求。
安森美半導體:自 2021 年起,安森美半導體為梅賽德斯-奔馳 EQ 車隊提供逆變器 SiC 模塊,還將為奔馳VISION EQXX概念車提供SiC產品(2024年SOP)。
此外,安森美半導體在今年7月份還在日本京畿道富川市建立了新的研究中心和晶圓制造廠。供應商預計其 SiC 產品將在 2023 年貢獻 10 億美元和 2 美元的收入。2024年6億。
英飛凌:昨日,英飛凌宣布已與全球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簽署諒解備忘錄。根據協議,英飛凌將在2025-2030年預留產能,直接向Stellantis供應商提供碳化硅功率半導體。
此協議可能涉及價值超過10億歐元(10.3 億美元)的芯片,這些芯片將用于Stellantis旗下電動車。今年7月公司宣布將投資18.07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吉打州居林興建 SiC 晶圓廠,預計于2024年第三季竣工。
Qorvo:去年11月,美國射頻解決方案龍頭企業Qorvo通過收購SiC半導體供應商UnitedSiC切入SiC賽道。11月8日,Qorvo與半導體晶圓供應商SK Siltron宣布,雙方已簽署一份多年期的SiC裸片和外延片協議,該協議將促進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彈性和更大的能力。
此外,還有ST、羅姆、博世、恩智浦、瑞薩電子、Wolfspeed、II-VI、Soitec等一眾國外優質企業在此布局。
國內:
比亞迪半導體:2022年6月,比亞迪半導體推出1200V 1040A SiC功率模塊,在不改變原有封裝尺寸的情況下,功率提升近30%。且公司成功攻克碳化硅晶圓襯底全環節工藝和設備制造技術,4英寸碳化硅晶圓性能已達到*先進水平。
根據比亞迪的規劃,到2023年,其旗下所有電動汽車都將使用碳化硅功率半導體,而不是硅基IGBT。
三安光電:2021年6月,湖南半導體基地投產,為比亞迪提供車載充電器用碳化硅。此外,2022年2月,三安光電與理想汽車成立合資公司,研究碳化硅技術,拓展碳化硅市場。
本月初,三安光電子公司湖南三安與需求方簽署《戰略采購意向協議》,后者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業務,承諾自2024-2027年確保向湖南三安每年采購碳化硅芯片。
斯達半導:2021年8月公司宣布投資5億元在SiC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;2021年3月公司宣布投資20億元與高壓特色工藝功率芯片和SiC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。斯達微電子目前在600V/650V、1200V、1700V等中低壓IGBT芯片已經實現國產化。
此外,天岳先進掌握碳化硅襯底制作核心技術,批量供應下游核心客戶;時代電氣構建了全套特色先進碳化硅工藝技術的4英寸及6英寸兼容的專業碳化硅芯片制造平臺;士蘭微目前已完成車規級SiC MOSFET器件研發,快速上量SiC芯片生產線,計劃形成年產產能14.4萬片6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生產線。